查看原文
其他

水文化故事 | 守一座城,护一城人!看凫洲河水利枢纽的前世今生

点击关注→ 佛山水利 2022-12-27

点击蓝字关注,了解佛山水利动态

在繁华的均安镇中心,美丽的凫洲河穿城而过,缓缓向中山市流淌,两岸绿树浓荫,映衬着鳞次栉比的楼宇、大桥,一幅旖旎的岭南水城画卷徐徐展开。“凫洲”得名于“芦苇蒿丛中栖息着众多野鸭水禽”,这条充满诗情画意的河流,被誉为均安镇的“母亲河”,是顺德区均安镇生生不息的根脉。一河两岸风景如画,城镇沿河而生,依水而兴,书写着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作为均安的“母亲河”,凫洲河穿城而过,水清质洁,碧波荡漾,两岸楼宇错落有致、绿树层叠苍翠,一派景水相融景象




凫洲河长7.5公里,是江尾洲内陆的一条主河,由东海水道西线流至淋刀沙顶分流而成。但由于这一地区濒临珠江口,地势低洼,加之地处低纬度地区,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历史上洪、涝、旱、台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不少威胁。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座珠江水利史上赫赫有名的水闸——凫洲河进水闸在这里诞生,它如同均安百姓的“守门人”,坚定屹立在岁月的洪流中,守护万家灯火,护航社会发展。


今中顺大围凫洲河水利枢纽全貌




赫赫有名

中顺大围咽喉  历史的丰碑



凫洲河水闸被称为中顺大围的咽喉,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中顺大围是广东的十大堤防之一,位于连接珠江口的磨刀水道左岸与横门水道右岸,沿西江干流至磨刀门构筑,百余公里堤段捍卫着均安及中山市境内小榄、古镇、石岐等11个城镇。


中顺大围凫洲河水利枢纽


早在宋朝初年,在这百余公里的河段上,古人开始尝试沿河修筑堤围,保护农田与家园。但由于堤身低矮单薄,百孔千疮,防洪防潮能力低,如遇洪水和台风暴潮的顶托,堤围常溃缺成灾,旱涝灾害严重。新中国成立前,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歌:“三日无雨水车响,一天大雨水汪汪。放下禾镰无米煮,撑只烂艇去逃荒。”道出了在水旱灾害影响下,民不聊生的状况,言尽了旧时沿河百姓饱受自然灾害的袭扰,被迫颠沛流离的无奈与辛酸。


新中国成立后,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旱涝灾害,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整治河道堤系,制定联围筑闸规划和设防标准,以防洪为主,培厚堤身,加固水闸,开展相关水利工程建设,除水患兴水利,筑就了中顺大围这一座历史丰碑。百里河堤上,数十座水闸耸立坚守,如“护身符”般守卫着百姓,为经济发展、城市升级保驾护航。



新涌水闸


迳口水闸


外矶水闸


凫洲河水利枢纽位于中顺大围均安镇凫洲河入口处,始建于1954年,1980年加建后闸,共有11孔,总孔宽36米;在2004年12月拆旧重建,总孔宽为32米,用于防洪、排灌、通航等,排灌面积达7000亩。


凫洲河水闸增建二级闸竣工后全貌。(摄于1994年:均安水利会)


在1994年爆发的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期间,凫洲河水闸发挥起重要作用,守护一方平安。当年顺德市、均安镇的班子领导带领干部群众在现场作战,风餐露宿严阵以待,日以继夜坚守各个险段,各抢险队不畏艰险奋力抢险,在各方的齐心协作和凫洲河水闸的强力守护下,两次抗洪都取得了胜利,谱写出一段抗洪佳话。


1994年6月21日,特大洪水期间,凫洲河水闸外的灾情


1994年7月26日,第二次洪峰,磁电集团抢险队奋力入泥抢险


1994年7月26日,均安又面临超(68年)历史水位(5.43米),成为全镇一个月后第二次抗洪,这是凫洲河水闸的情景



匠心独运

由水利泰斗设计

多次“作战”屹立无损



这座赫赫有名的凫洲河水闸的诞生,离不开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国水利泰斗麦蕴瑜。当年,珠江水利委员会受命勘测设计水闸,正是由麦蕴瑜审图敲定。麦蕴瑜曾在同济大学攻读土木水利工程,后被推荐到德国汉诺威工科大学,勤工俭学攻读水利工程,毕业后留在德国土都加城蓄能水电站任实习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回到广东开展建设工作,曾任广东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广东工学院(现广东工业大学)院长等,负责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组织支援“东深工程”建设。


麦蕴瑜经历过战争和颠沛流离的年代,始存一颗赤子之心,他曾经历近代历史上空前的“乙卯年大水灾”,目睹淹田数百万亩、灾民数百万,因而立志学水利。20世纪50年代,麦蕴瑜和广大干部和群众一起,从堵口复堤、联围筑闸,到大搞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推动多个大型水利项目在广东诞生,凫洲河水闸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中顺大围凫洲河水利枢纽


麦蕴瑜曾在他撰写的 《珠江三角洲防洪刍议》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水利建设应以防洪为主,结合水利开发,航运发展,要加固堤防,治理河道,降低河床。他认为,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和北江流域内的山塘、闸坝,堤围,各型水库,要狠抓工程管理,搞好维修、配套、挖潜、更新改造。经过麦蕴瑜和多位水利专家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多次实地考察走访,最终设计出这座匠心独运的凫洲河水闸。水闸建成运行半个世纪,抗击多起特大洪峰仍岿然屹立,在上世纪末进行的科学性测检中,水闸依然没有不均匀沉陷迹象,工程质量之高令测检人员钦佩不已。



继往开来

升级成水利枢纽

河两岸迎来新生机


中顺大围凫洲河水利枢纽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均安镇在凫洲河水闸原址上重建了新的凫洲河水利枢纽和三防控制中心。水利枢纽按5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100年一遇洪水位校核,以防洪为主要任务,兼顾航运、供水。枢纽由水闸和船闸组成,设计引水流量为每秒100立方米,船闸维持现有的通航能力,按VI级船闸、100吨船舶设计。该工程为近年来均安镇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投入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工程。水利枢纽的防洪、通航和改善水质等方面的能力比以前实现质的飞跃,而实施了高标准绿化、美化的水利枢纽区域亦成为了均安镇一个别具滨水特色的亮丽景观。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水闸更新换代,升级蜕变为更具力量与智慧的水利枢纽,得益于此,凫洲河两岸片区也不断迎来新生机。在新的历史起点,均安镇正以治水为牵引,重塑均安城市格局,以打造顺德特色水乡小镇作为发展新征程。在村改和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的双重机遇下,均安将利用凫洲河两岸片区打造创意城,在长达6公里的河岸沿线,以牛仔为核心元素,融合水乡生活韵味,打造集文创艺术、美食休闲、游船观光等为一体的高品位创意文化特色项目,为均安提供一个业态新、功能全、品质优的城市生活中心。


凫洲河一河两岸


沿着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水兴城、以城聚才、产城融合”的工作部署,均安镇将让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进一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做足、做好“水文章”,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水边的“生态美镇”,在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上作出均安示范。结合全区治水大会战、城市大建设、品质大提升,加强城市建管,提升城市品质,将“山水绿岛”打造成高品质“湾区之心”,全面建设均安岭南特色水乡小镇。


凫洲河一河两岸




End

往期回顾

☞ 绿色低碳节水佛山 · 节约用水从小做起 | 佛山市水利局开展“节水进校园”主题活动

☞ “龙舟水”即将来袭!周末要“泡汤”了吗?

☞ 疫情期间居家消毒,这6大误区要避开!

☞ 市水利局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共商“碧道+体育公园”和“碧道+水上运动”项目推进

编辑 / LX

来源 / 山水均安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